就和年中开始的618一样,双11毫不意外地成为了下半年的又一次购物狂欢。
可能是为了方便用户理解商家设置的复杂优惠减免玩法,也可能是为了打友商一个措手不及,大多数商家在10月中旬就提前开启了自己的双11优惠活动,有的更是在10月上旬就提前一个月偷跑。
当然了,每年这样一个时间段,科技圈总会迎来一波密集的“喜报”轰炸。手机厂商们争先恐后地晒出几秒破亿、几分钟销量超去年全天的海报,好像谁家的数字小了,就输了整个未来。
毕竟,电视不像手机,每年都有让人心痒痒的新功能催着你掏钱包,因此平均换机周期自然要显得长很多。很多人家里的电视,可能还是好几年前买的,只要没坏,就还能凑合用,也不会掺和进双十一这股狂欢中。
幸好,品牌可能会低调,但是平台依然很亢奋。从各家电子商务平台公布的榜单里,我们仍旧是可以对今年双十一电视行业的情况做一个大概的了解。
那么在这次的双11中,又有哪些品牌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关注呢?以下是雷科技的观察。
根据京东公布的竞速榜,今年双十一电视市场的总格局非常清晰。TCL、海信、小米这三家,稳稳地占据了前三甲的位置,形成了一个“两超一强”的局面。
作为国内电视行业的两大巨头,TCL和海信能排在第一第二,能够说是意料之中。
这两家厂商的产品线非常长,从一两千块钱的出租屋神器,到几万块钱的客厅影院级产品,应有尽有。不管你预算多少,总能在他们的产品列表里找到一款适合你的。
他们不再是单打独斗,而是开启了组队作战模式。你看榜单上,排在第五位的Vidda,就是海信旗下的年轻子品牌,而排在第六的FFALCON雷鸟,背后站着的则是TCL。
这种打法,其实在手机圈已经很常见了。就像小米有Redmi,vivo有iQOO一样,主品牌负责拔高形象,冲击高端市场,用各种黑科技来展示肌肉,而子品牌则负责深入互联网,用性价比和更贴近年轻人的经营销售的方式,去抢占那些对价格敏感的用户。
海信和TCL的这套组合拳打得很美,主品牌用画质和技术吸引注重体验的中产家庭,子品牌用价格和大屏吸引刚入社会的年轻人。
同为Mini LED屏幕面板的高端电视,小米这边的价格只要3000元出头。作为对比,雷鸟的类似产品价格定在3799元,而海信这边则会来到近5000元。要说这个销量表现没有价格因素的影响,那肯定是不合理的。
对于很多米粉来说,买一台小米电视,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看电视,还可当作整个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。你可以用电视的语音助手控制扫地机器人、开关窗帘、调节空调温度。这种万物互联的体验,一旦习惯了,就很难离开。
所以说,我觉得小米电视的竞争对手,可能不只是TCL和海信,还有所有试图构建智能生态的厂商。它的护城河,是背后那一整套智能家居产品。
当然,榜单上的另外的品牌也各有看点。比如创维和酷开TV这俩,虽然声量不如以前,但凭借多年的渠道积累和用户口碑,依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而索尼作为榜单上为数不多的外资品牌,则代表了另一群消费者的追求——他们可能不太在意智能功能,但对画质调校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。
总的来说,今年的品牌大战,是传统巨头通过新策略巩固优势,互联网玩家则依靠生态壁垒坚守阵地。
如果说品牌榜单看的是厂商的整体布局,那么京东的平板电视金榜,则更直接地反映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。
小雷我数了一下,排名前十的型号里,至少有一半以上,都把Mini LED作为核心卖点。比如海信的小墨E5Q Pro系列,TCL的T7L系列,小米的S系列等,几乎是霸榜的存在。
这传递出了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:Mini LED技术,已经从过去少数发烧友才会关注的“黑科技”,正式走向了大众市场,成为了今年双十一的绝对主角。
这里小雷我不想讲那些复杂的技术名词,比如什么量子点、控光分区,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解释。
想象一下,传统的液晶电视,它的背光就像一排日光灯管,负责照亮整个屏幕。这种方式的缺点是,当屏幕上需要显示纯粹的黑色时,比如夜空的场景,那个灯管的光还是会漏出来一些,导致黑色不够深邃,看起来灰蒙蒙的。
而Mini LED,则是把这排日光灯管,换成了成千上万颗极其微小的LED灯珠。最关键的是,这些小灯珠可以被分成几百甚至上千个独立的区域来控制。
这就像是把一个大灯泡,换成了舞台上那种可以精确控制的聚光灯阵列。这样一来,当屏幕的某个区域需要显示黑色时,对应区域的那些小灯珠就可以完全关闭,亮的更亮,暗的更暗,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和细节表现力,都远超传统液晶电视。
搭配上各家都在鼓捣的低反屏,显示效果已能媲美甚至超越OLED电视了。
但从去年开始,以TCL和海信为首的国产品牌,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,硬是把Mini LED电视的价格打了下来。我们看榜单上的热门型号,像TCL 85T7L和海信小墨E5Q Pro 85,这两款85英寸的Mini LED电视,在双十一期间的价格,基本都在六七千元的区间。
画质有提升,尺寸还更大,价格却没有贵多少。面对这样的产品,消费者自然会用钱包来支持。
行业所坚持的MiniLED等新兴技术,大尺寸、高刷等趋势,还有电视的场景化构建,俨然成为了各家厂商的核心卖点,可谓是国产品牌在技术普及和市场教育上的一次巨大成功。
照这个速度下去,明年双十一,或许我们就能引来RGB-Mini LED技术的全面普及了。
首先,客厅已确定进入“巨幕时代”。从京东金榜就能看出来,75英寸只是起步,85英寸正在成为主流选择。在这背后,是供应链面板切割成本的持续下降,让超大尺寸电视的价格不再遥不可及。
你敢相信,雷鸟都能腾出手来,鼓捣一台400块的Mini LED显示器吗?
未来,我们普普通通的家庭的客厅里,出现98英寸甚至100英寸的电视,应该也不会是什么新鲜事。
其次,国产品牌完成了从“价格战”到“价值战”的转变。以TCL和海信为代表的头部厂商,通过多品牌战略,精准覆盖不同人群,并通过主推Mini LED这样的先进的技术,来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。在主流电视市场,国产品牌已然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技术普惠正在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。Mini LED的爆发,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。当一项能带来显著体验提升的新技术,其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时,就会引爆消费者的换购热情。
作为目前电视显示中最前沿、最高端的技术,我们乐见Mini LED技术的新路线之争。尤其是国产电视厂商的两大头部品牌,都在拿出基于自身发展的差异化高端技术和产品产线,来代表中国电视厂商去竞逐“世界之巅”。
对于整个行业来说,这是比单纯的价格战健康得多的发展模式。而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,尤其是围绕新技术的竞争,最终的受益者必然是我们消费者。
AI与电商深入融合,即时零售全方面爆发,大消费浪潮如火如荼,2025年双11注定意义非凡!
雷科技双11·2025专题,聚焦平台动向、品牌战报、好物推荐、电商趋势,立体呈现电商零售年度盛事,敬请关注!
